父母离婚,孩子仅十个月大时,抚养权会判决给母亲。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及一般司法实践,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除非母亲存在不利于子女成长的情形,如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有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或存在其他导致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原因,否则法院会判决由母亲直接抚养。
爱法社提醒,当父亲患有精神病并起诉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判决会视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配偶(即孩子的母亲)有能力抚养孩子,且愿意承担抚养责任,那么孩子很可能会被判归母亲抚养。
2.然如果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有能力并愿意承担该精神病人和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且征得配偶同意,那么也可以将未成年子女归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代其进行抚育。
3.若配偶方存在不宜抚育未成年子女的特殊情形,如同样患有严重疾病、有虐待或遗弃行为等,那么也可以考虑将孩子归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代位抚育。
4.在判决过程中,法院会充分尊重八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的真实意愿,以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离婚后孩子的归属问题,首先由夫妻双方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在判决过程中,法院会考虑以下因素:
1.孩子的年龄:如果孩子年龄在2岁以内,通常会判决给女方抚养;如果孩子年满8周岁以上的,法院会尊重孩子的意愿进行判决。
2.父母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法院会评估父母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以确定哪一方更适合抚养孩子。
3.孩子的意愿:对于年满8周岁以上的孩子,法院会尊重其真实意愿,询问其愿意与哪一方共同生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