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执行案件结束了,记录可以消除,依据规定,全部履行义务、和解协议履行完毕或法院裁定终结执行时,失信记录将被删除。强制执行后的记录消除,主要依赖于失信被执行人满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所列举的条件。
一、
执行案件结束了记录可以消除吗
执行案件结束了,记录是可以消除的,具体来说,如果已经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完毕,那么相应的记录就可以被消除。
1.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强制执行黑名单的解除并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而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来执行。
2.该条款明确指出,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
(1)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2)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
(3)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
因此,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之一,执行案件结束后的相关记录就有可能被消除。
二、
强制执行后记录如何消除
强制执行后的记录消除,主要依赖于失信被执行人满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所列举的条件。
1.一旦满足条件,人民法院会按照相关规定将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从名单库中删除,从而实现记录的消除。
2.失信被执行人需要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并确认履行完毕,或者等待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
3.在记录消除之前,失信被执行人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限制和惩戒措施,因此积极履行义务是消除记录的关键。
三、
消除执行记录的条件及流程
找法网提醒你,消除执行记录的条件已经在前文中提及,主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来执行。
1.需要满足全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等条件之一。
2.至于流程方面,一般来说,当失信被执行人满足上述条件之一时,人民法院会自动启动记录消除的程序。
3.不需要失信被执行人主动申请,但失信被执行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来加速记录的消除。
4.在人民法院确认失信被执行人满足消除条件后,会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并通过相关渠道进行公示和通知。
因此,失信被执行人在满足条件后,可以关注人民法院的通知和公示信息,以确认自己的记录是否已经被消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