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高龄驾驶者的权益与责任问题日益受到关注。75岁老人是否被法律禁止驾驶?若发生交通事故且无力赔偿,子女是否需承担连带责任?这些问题既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解析高龄驾驶的资格限制及事故赔偿中的责任分配。
75岁老人就禁止开车了吗?
我国法律并未对75岁以上老人设置“一刀切”的驾驶禁令,但通过定期身体检查和驾驶证审验制度对高龄驾驶者的身体条件进行动态监管。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62号)第74条,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需每年提交一次身体条件证明(由县级或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主要检查视力、听力、四肢运动功能及神经系统疾病等项目。
若体检不合格(如矫正视力低于4.9、辨色力异常、听力障碍未佩戴助听设备等),车辆管理所将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禁止继续驾驶。
此外,高龄驾驶者需根据车型接受更严格的审验。
如驾驶大型客车、牵引车等准驾车型的,年龄超过60周岁即需降级为小型汽车驾驶证;
70周岁以上者仅能保留小型自动挡汽车(C2)、轻便摩托车(F)等低风险车型驾驶证。
未按规定提交体检证明或通过审验,驾驶证将被注销,此时继续驾驶将构成“无证驾驶”,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可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三)不得醉酒驾驶;
(四)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
(五)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七)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
(八)非下肢残疾的人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九)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学习驾驶非机动车。
75岁老人开车撞人会被处罚吗?
一般情况下,75岁老人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体,开车撞人后,民事赔偿责任应由其自身承担,子女通常没有法定的赔偿义务。
因为成年人理应对自己的民事行为负责,侵权责任由侵权行为人自行承担。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即子女继承了老人的遗产,根据《民法典》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那么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子女有义务对老人因撞人产生的赔偿债务进行清偿。
也就是说,如果老人名下有房产、存款等财产被子女继承,那么子女就要用这些遗产来支付相应的赔偿款。
另外,如果老人存在精神状况不佳等情况,导致其民事行为能力受限,子女作为监护人,可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赔偿责任。
但倘若子女没有继承老人的遗产,或者遗产已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子女不存在教唆、帮助老人实施侵权行为等过错情形,子女通常无需用自己的财产为老人的侵权行为承担额外赔偿责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3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