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社会治理体系中,12337平台作为重要的线索反馈渠道,发挥着独特且关键的作用。其受理范围涵盖多个重要领域,与法律规范、社会秩序紧密相连。了解12337的受理范畴,有助于民众维护自身权益。
12337受理范围有哪些?
一、从政法干警违纪违法线索举报层面看
12337平台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政法系统内部的违法乱纪行为予以监督。我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应当遵纪守法,不得有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违法违纪行为。政法干警作为公务员队伍中的关键群体,肩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的重任,更需严格遵守法律规范。
12337平台受理对全国各级党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国家安全和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干部(干警)违纪违法问题的举报。诸如执法司法活动中有案不受、有案不立、压案不查等执法司法不公问题,严重违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案件受理、侦查、审判的程序规定,损害司法公信力,群众可通过12337平台进行举报。
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即《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此类行为干扰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破坏司法公正生态,平台也将其纳入受理范畴。
违规办案、枉法裁判等问题,直接触犯《法官法》《检察官法》中对公正司法的要求,同样在12337平台的监督举报范围内。
二、在扫黑除恶斗争线索举报方面
12337平台承担着打击黑恶势力、净化社会环境的重要职责。我国《刑法》对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等涉黑涉恶犯罪行为有着明确的定罪量刑标准。12337平台受理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举报,涵盖各类符合《刑法》规定的涉黑涉恶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一些黑恶势力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此类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刑法》中规定的敲诈勒索他人财物,达到一定数额标准或多次实施该行为的;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寻衅滋事行为等,群众一旦发现相关线索,均可通过12337平台进行举报。
同时,平台还受理扫黑除恶中涉及行业乱象问题举报,尽管目前暂无专门针对行业乱象的统一法典,但各行业依据自身特点,均有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来规范行业秩序。
如在市场流通领域,《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若在扫黑除恶过程中发现某些行业存在垄断经营、市场秩序混乱、监管缺失等乱象且与黑恶势力相关的线索,也可通过12337平台反馈,以便相关部门溯源整治,斩断黑恶势力在行业中的利益链条。
三、从举报安全与法律保障角度来看
12337平台有着完善的机制确保举报人权益不受侵害。《宪法》赋予公民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同时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12337平台在设计与运行过程中,严格遵循这一宪法精神。
在技术层面,平台采取“内外结合”的设计方案,外网部分依托互联网接收群众举报,举报受理后,举报线索立即从互联网转入涉密内网,后续全部流程和信息均在涉密内网上运转,最大限度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
在核查安全上,要求线索核查单位强化安全保密工作,明确全部核查人员都必须签订保密协议或者作出保密承诺,严防人为失泄密,从制度与人员管理层面保障举报人信息安全。若发生对举报人打击报复的行为,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刑法》相关规定,追究打击报复者的法律责任。
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若打击报复行为构成犯罪,如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举报人,情节严重的,则触犯《刑法》中的侮辱罪,将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以此为举报人提供坚实的法律后盾,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监督中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4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