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抚养权立案后,5日内会通知被告。一般来说,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和工作流程适时通知。协商无果后,原告可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法推进案件处理。
一、变更抚养权立案后几日通知被告
变更抚养权立案后,通常5日内会通知被告。
当原告决定要变更抚养权时,可以尝试与被告进行协商,若协商无果,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旦诉讼程序启动,法院将按照法定程序,包括立案、审查、通知被告等环节,逐步推进案件的处理。
因此,爱法社提醒,虽然法律未明确立案后通知被告的具体时间,但当事人可以放心,法院会依法保障双方的诉讼权利,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
二、变更抚养权立案法律依据
变更抚养权立案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1.第五十五条规定了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或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当另行提起诉讼。
2.第五十六条则详细列举了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具体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共同生活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无力抚养、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行为、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等。
3.第五十七条进一步明确了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变更抚养权需哪些证据
变更抚养权案件需要提交的证据,主要围绕抚养条件是否发生不利于被抚养人的重大变化这一核心标准来展开。具体而言,可以收集以下几类证据:
1.收入及工作变动情况证明:如对方收入降低无法维持子女生活,可请求对方工作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若对方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其工资情况一般可查询确定。
2.债权债务关系证明:如因对方拖欠债务可能影响抚养能力,可向债权人请求出具债权债务关系证明,或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网查询其是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3.未尽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的证明:可向对方的邻居、朋友请求出具对方长期不良嗜好的证明,或说明其未尽到抚养义务、虐待子女的情况。
4.居住地变更情况证明:如对方经常变更居住地,可向房屋所有权人了解其签订租赁合同的情况,以证明其居住不稳定。
5.疾病或伤残证明:如对方患有严重疾病或伤残,需医疗及医学鉴定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以证明其抚养能力受限。
综上所述,变更抚养权案件需要提交的证据种类繁多,但核心在于证明抚养条件已发生重大变化,不利于被抚养人的健康成长。当事人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