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赡养老人,可能不能遗产继承。具体会受到法律制裁,法律明确,有赡养能力却不尽义务的子女,分配遗产时应少分或不分。赡养是法定义务,不履行者需付赡养费,情节恶劣者将追刑责。
一、不赡养老人能否继承遗产
不赡养老人,在遗产继承问题上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具体如下:
1.对于有赡养能力却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法律明确规定,在分配遗产时应当少分或不分。这意味着,不赡养父母是有可能分不到遗产的。
2.赡养父母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无论男女、已婚未婚,只要具备经济负担能力,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去世。
3.如果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
4.对于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的规定,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如果不尽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二、放弃继承能否免除赡养义务
爱法社提醒,放弃继承权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
1.放弃继承财产是继承人的个人权利,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继承人一旦明确表示放弃继承,即可以发挥相应的法律效力,无需征得任何人的同意。
2.赡养老人则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与是否继承遗产无关。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如果未尽到这一义务,被赡养人有权向其索要赡养费。
因此,即使继承人明确表示不继承父母的遗产,也不能免除其法定的赡养义务。这一点在《民法典》第二十六条中也有明确规定。
三、赡养父母就能继承遗产吗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赡养父母就一定能继承遗产。
1.子女对于父母的遗产确实有法定继承权,但赡养父母与能否继承遗产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2.法律只是规定,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而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如果不尽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则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3.即便当事人自愿放弃继承遗产,其赡养义务也并没有终止。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4.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老年人有权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0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