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抱养小孩需完成一系列合法手续,主要包括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和证件材料,进行收养登记;登记机关审查合格后发放收养登记证,收养关系即成立。
一、
抱养小孩需要哪些手续
抱养小孩,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手续以确保合法性和保护各方权益,具体来说,抱养小孩所需的手续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申请环节:
(1)收养人夫妇需亲自到场办理,若一方无法到场,则需提供经过公证的委托书。若孩子已满八周岁,也需其到场表示同意。
(2)申请时需提交户口本、身份证等个人身份证明,以及由单位、村委会或居委会(三选一)提供的关于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抚养教育能力等情况的证明。
(3)如果是收养福利院的孤儿,还需出示福利院的准收养证明;
(4)若是收养弃婴,则需准备有关机构提供的联系不上其生父母的证明;
(5)若是收养残疾儿童,则需提供县级医院或孤儿院提供的残疾证明。
(6)提交材料后,还需认真填写《收养申请书》,明确收养的初衷并保证不丢弃、不虐待被收养人。
2.审查环节:登记部门会对申请人进行严格的审查,包括:
(1)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2)收养的真实意愿;
(3)申请人的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4)被收养者的意愿;
(5)是否为假弃婴;
(6)申请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社会福利机构的送养人资格等。
3.登记环节:经过审查后,若申请人、孩子以及送养人的情况均符合要求,则可颁发领养证。若不符合,则需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并进行法制宣传。
二、
抱养小孩手续如何办理
抱养小孩的手续办理过程相对复杂,但遵循一定的步骤即可顺利完成。
1.收养人需准备齐全所有必要的证明和资料,并按照要求填写《收养申请书》。
2.前往当地的民政部门或指定的收养登记机关提交申请,并接受登记部门的审查。审查过程中,收养人需积极配合,如实提供所需信息,并接受必要的调查和评估。
3.若经审查确认符合收养条件,收养人将被告知办理领养证的具体流程和所需材料,完成领养证的办理。
找法网提醒,在整个过程中,收养人应始终保持耐心和配合,以确保手续的顺利进行。
三、
领养证的作用及法律意义
领养证是收养关系合法化的重要凭证,具有深远的法律意义。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收养关系的成立必须经过依法登记,领养证正是这一登记行为的证明。
2.领养证的持有者,即收养人,成为被收养人的法定监护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责任。同时,被收养人也需对收养人履行必要的法律义务。
3.领养证的颁发,不仅明确了收养双方的法律关系,还保护了收养双方的合法权益,为收养关系的稳定和和谐提供了法律保障。因此,领养证在收养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