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我国税收制度持续优化,个人所得税政策直接关联居民收入分配与民生保障。2025年,个税起征点与专项附加扣除等核心规则延续既有框架,但经济环境与家庭负担变化推动公众对“应税收入边界”及“五险一金计税规则”的关注度攀升。下面小编将聚焦年收入与个税起征点关系、五险一金的计税属性两大焦点,结合政策逻辑与实操案例,解析个税申报的核心规则与避坑要点。
2025年年收入多少要交个人所得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换算成年收入为60000元。若个人年收入超过60000元,超出部分需按税率表缴纳个人所得税。但需注意,实际应纳税额需扣除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及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
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60000元(起征点)-五险一金个人部分-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若某纳税人年收入10万元,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1万元,专项附加扣除2.4万元,则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6万-1万-2.4万=0.6万元,按3%税率计算,需缴纳个税180元。
年收入计算包括五险一金吗?
年收入不包括单位缴纳的五险一金部分,但包括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部分。单位缴纳部分由企业直接支付给社保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计入个人年收入。个人缴纳部分从工资中扣除,属于个人薪酬的组成部分,需计入年收入,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包含计时工资、奖金等,但明确“社会保险费与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虽从工资中扣除,仍属于工资范畴;而《个人所得税法》则规定“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