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交通管理领域迎来新一轮规则调整,其中黄灯信号的规范引发广泛关注。新规明确将黄灯定位为警示信号,要求驾驶人减速观察而非加速通过,同时对闯黄灯的处罚标准、特殊情形认定等作出细化规定。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黄灯新规2025最新规定
2025年实施的黄灯新规以“安全优先”为导向,从处罚标准、操作规范、特殊情形处理三个维度构建了完整的规则体系,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 处罚标准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版及地方实施细则,2025年多地明确将“闯黄灯”纳入交通违法行为范畴,处罚标准与闯红灯一致,未越过停止线强行通过的,处200元罚款、驾驶证记6分。
但新规并非“一刀切”,车身已越过停止线(前轮压线),则可继续通行,不构成违法。此外,部分地区对情节轻微的闯黄灯行为以教育警告为主,暂不处罚,体现执法的人性化。
2. 操作规范
新规强调黄灯的警示功能,要求驾驶人遵循“减速、观察、安全通行”原则。
具体而言,当黄灯亮起时,车身未越过停止线,应立即减速停车,即使前轮刚刚触及停止线也不算违规;车身已越过停止线,可继续通行,但需观察横向交通状况,确保安全。
3. 特殊情形处理
新规明确了车身已越过停止线时灯变黄,可继续通行;前车急刹导致后车被迫越线,可提供行车记录仪视频申诉;因避让救护车、消防车等紧急任务车辆被迫闯黄灯的,可凭证据申请行政复议。
黄灯最后一秒车头越过停止线算闯红灯吗?
不构成。
闯红灯的认定需电子警察抓拍到车辆驶过停止线、车辆到达路中间、车辆到达对面路口,且三张照片均需在红灯亮起时拍摄。
黄灯最后一秒车头越过停止线,此时信号灯尚未转为红灯,电子警察无法捕捉到红灯状态下的完整证据链,因此不构成闯红灯。
即使黄灯最后一秒越线不算闯红灯,因此引发交通事故,驾驶人仍可能承担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黄灯亮时已越线的车辆可继续通行,但需确保安全。驾驶人未观察横向交通状况(如横向车辆已开始通行、行人正在过马路)而强行通过,导致碰撞事故,通常需承担主要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八条 机动车信号灯和非机动车信号灯表示:
(一)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得妨碍被放行的直行车辆、行人通行;
(二)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三)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
在未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按照机动车信号灯的表示通行。
红灯亮时,右转弯的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