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二次强制执行后,若被执行人仍不还钱,法院依法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各类财产,包括但不限于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等,根据查询到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1.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法院可以暂时中止执行,待其有履行能力后再恢复执行。若被执行人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且无收入来源并丧失劳动能力,法院会终止执行。
2.若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将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在金融系统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
3.更为严厉的是,若被执行人有能力而拒不执行,将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类行为若情节严重,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处罚。
爱法社提醒,面对欠款不还的情境,若需通过法院强制执行,以下是具体的执行步骤:
1.申请。当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等一方拒绝履行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法院受理。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若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法院将在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作出相应裁定。
3.申请复议。若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4.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执行员在接到申请执行书或移交执行书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期间内履行义务。若逾期不履行,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5.采取强制措施。这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