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就业市场中,试岗期成为企业与求职者博弈的灰色地带。部分企业以双向选择为由,要求劳动者无薪试岗数日,甚至将试岗期与试用期混淆,规避工资支付义务。这种做法不仅损害劳动者权益,更挑战法律权威。下面小编详细解析试岗期工资权益,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依据。
试岗期间有工资吗2025劳动法最新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尽管法律未直接使用”试岗期”概念,但司法实践中明确:只要劳动者实际接受用人单位管理并从事劳动,即视为建立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工资。
试岗期被认定为试用期或事实劳动关系时,企业拒付工资即构成违法。
具体来说,劳动法规定试用期需以书面劳动合同为前提,期限受劳动合同期限限制,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而试岗期法律未承认其独立性,实践中多被认定为试用期或事实劳动关系。
企业以”试岗”名义规避试用期规定,则相关约定无效,劳动者仍有权主张工资。
同时,工资应按月支付,遇节假日或休息日需提前支付;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相应周期支付。
企业不得以”试岗未满周期”为由拖延支付。
试岗期没有工资合理吗?
《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试岗期劳动者已提供劳动,企业拒付工资构成”无故拖欠”,劳动者可主张赔偿。
企业通过无薪试岗延长考察期,实质是变相设立”超长试用期”,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关于试用期期限的强制性规定。
无薪试岗导致劳动者收入中断,可能引发生活困难,甚至被迫接受不公平录用条件。
司法实践中,法院多认定无薪试岗约定无效,企业需补发工资并可能承担赔偿金。
企业以”试岗不合格”为由辞退劳动者,需证明辞退理由合法且程序合规,否则构成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
劳动者维权路径如下:
第一步,协商解决:劳动者可要求企业补发工资,并保留沟通记录作为证据。
第二步,行政投诉: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由行政部门责令企业限期支付工资。
第三步,仲裁诉讼: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主张工资、赔偿金及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