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直播行业蓬勃发展,打赏已成为用户与主播互动的重要方式。部分主播通过夸大承诺、情感操控等手段诱导打赏,引发争议。诱导打赏是否违法?如何界定“诱导”与正常互动的边界?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解析诱导打赏的违法性标准及认定依据。
诱导打赏犯法吗?
诱导打赏是否犯法需视具体情形而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网络直播发布者、网络直播服务机构不得诱导消费者打赏
。
主播或相关机构违反此规定,可能面临行政监管部门的处罚。
当诱导打赏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触犯刑法相关条款时,便构成犯罪。
主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诱导观众打赏,且数额较大,就可能构成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怎么才算主播诱导打赏?
一般而言,若主播采用欺骗、误导等不正当手段促使观众进行打赏,可认定为诱导打赏。
主播作出虚假承诺,像承诺给予打赏观众特殊福利,如线下见面、赠送珍贵物品等,但根本不打算履行或没有履行能力,这就属于诱导打赏行为。
还有通过卖惨造假,虚构自己或家人身患重病、遭遇重大灾难等虚假故事,利用观众的同情心诱导打赏,也在此列。
同时,利用语言技巧不断暗示、催促观众打赏,营造不打赏就不合群或不支持主播的氛围,也是常见的诱导方式。
并且,国家广电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明确指出,网络主播不得暗示、诱惑、鼓励用户大额 “打赏” 。
一旦主播行为符合上述情形,就可能被认定为诱导打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3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