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直播盛行的当下,观众打赏成为主播重要收入来源。部分主播为获取更多利益,采取诱导手段促使观众打赏,这不仅扰乱直播行业秩序,也让观众利益受损。那么,诱导打赏是否构成诈骗?倘若遭遇被诱导消费,拨打12315又是否有用?
诱导打赏是否构成诈骗?
诱导打赏行为在特定情形下可能构成诈骗。
在直播场景中,若主播为诱导打赏,编造虚假身世、虚构悲惨遭遇或声称有投资项目等高回报诱饵,欺骗观众,而观众信以为真并基于此进行打赏,一旦被骗金额达到“数额较大”标准(根据各地司法实践,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较大”),则该主播诱导打赏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
此外,主播以承诺给予打赏观众特殊回报为诱饵,如线下见面、提供高额返利等,但根本不打算履行或没有履行能力,导致观众基于对回报的期待而打赏,也可能被认定为诈骗行为。
总之,判断诱导打赏是否构成诈骗,关键在于主播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否实施了欺骗行为,以及观众的打赏与主播欺骗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进而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被诱导消费了打12315有用吗?
当遭遇被诱导消费进行打赏的情况,12315是市场监管部门专门设立的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拨打12315是有用的维权途径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主播诱导打赏行为若构成欺诈,消费者权益便受到侵害。
消费者拨打12315投诉时,需清晰阐述诱导消费的具体情况,如主播诱导话术、承诺内容等,并提供相关证据,例如直播录像、聊天记录、打赏记录等,以便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核实。
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投诉后,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若查证主播或直播平台存在违法行为,可能责令其改正,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