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夫妻离婚时,贷款债务需纳入分配范畴,作为共同债务妥善处理。协议离婚时双方需协商分割。诉讼离婚则由法院依据情况判决。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一、
离婚时贷款债务如何分割
夫妻离婚时,其共同财产和债务都应纳入分配范畴,贷款作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一部分,必须在离婚过程中进行妥善处理:
1.若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负债买房,即便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该房屋的按揭贷款负债也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
2.对于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的情况,若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离婚时双方应首先进行协议处理。
3.若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则成为该方的个人债务。
4.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5.夫妻双方也可通过协商,决定由其中一方进行偿还,找法网提醒,并到银行办理转贷手续,以实现债务的分割。
二、
分居时债务如何认定
在夫妻分居期间产生的债务认定上,一般情况下应视为夫妻共同债务。然而,也存在例外情况。
如果夫妻双方事先约定分居期间的债务属于个人债务,或者一方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该债务确实不属于共同债务,那么该债务就可以被认定为个人债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2.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则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8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