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生效的合同是依法成立且符合条件的合同,一般自成立时生效,如保证、抵押等合同。特殊类型如实践合同,需满足特定条件才生效,如定金合同需实际交付定金。
一、
生效的合同是什么样
生效的合同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开始产生法律效力。
1.依法成立的合同,原则上自成立时即生效,例如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以及金融机构贷款的借款合同等。
这些合同一旦依法成立,便立即产生法律约束力,双方需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2.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合同,如实践合同,其生效时间并非自成立时起,而是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
例如,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也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这些合同的生效,依赖于双方的实际行为或交付行为。
二、
合同生效的特例有哪些
合同生效的特例主要包括附条件、附期限的合同,以及需要登记备案或经许可、批准的合同。
1.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其生效时间并非自成立时起,而是需要等待所附条件成就时才能生效。同样,附生效期限的合同也需要等待所附期限届至时才能生效。
2.有些合同虽然应当登记备案,但登记备案并非合同的生效要件。
(1)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即生效。即使未办理物权登记,也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2)商品房预售合同虽然应当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但该登记备案手续也并非合同生效条件。
3.还有一些合同需要经许可或批准才能生效。
(1)对限制进出口的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该技术进出口合同自许可证颁发之日起生效。
(2)当事人在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等过程中订立的合同,也需要依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后才生效。
三、
合同生效的相关法律规定
找法网提醒你,关于合同生效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中。
1.《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对于附条件的合同和附期限的合同,也分别作出了明确规定。
2.《民法典》还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如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等。在这些情形下,合同即使成立也无效,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3.但需要注意的是,合同无效并不等同于合同未成立,二者在法律后果上有所区别。
4.对于需要登记备案或经许可、批准的合同,《民法典》也规定了相应的生效条件和程序。
(1)对于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法登记;
(2)对于限制进出口的技术进出口合同,需要取得许可证后才能生效;
(3)对于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等过程中订立的合同,需要经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后才能生效。
以上就是关于生效的合同是什么样的、合同生效的特例有哪些以及合同生效的相关法律规定的详细介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