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肇事逃逸即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触犯的是交通肇事罪。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
对交通事故逃逸该如何理解?
交通事故逃逸指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
其核心要件包括主观上明知事故发生且具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的行为。
司法实践中,逃逸行为不仅限于直接逃离,还包括“自认无责离开”“送医后未报案离开”“留下假信息离开”等八种情形。
逃逸者需承担三方面法律责任
1. 民事上,逃逸者通常被推定为全责,需赔偿受害方全部损失;若对方存在过错,可减轻责任,但逃逸导致损害扩大的部分仍需赔偿。
2. 行政上,不构成犯罪的逃逸者面临200元至2000元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吊销驾照且终生禁驾。
3. 刑事上,逃逸行为可能升级为交通肇事罪,处3至7年有期徒刑;若因逃逸致人死亡,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逃逸认定需综合现场监控、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等证据。主观故意推定方面,当事人离开现场且未履行救助义务,即使声称“不知情”,法院也可能推定其明知事故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方逃逸可以要求赔偿些什么?
受害方可主张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基础赔偿。构成伤残,还可主张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事故致死,近亲属可主张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车辆、物品等财产损失以修复为原则,无法修复的折价赔偿。此外,受害方可主张车辆维修期间的合理停运损失。车载物品损失亦在赔偿范围。
肇事车辆投保交强险与商业险,受害方可先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不足或肇事方未投保,受害方可直接起诉肇事方要求赔偿。
肇事方拒不履行判决,受害方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采取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措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