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报案后因和解、证据不足或主观意愿转变,报案人常产生撤案需求。但撤案并非报案人单方决定,需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严格程序。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
报案人撤案不想追究了能撤案吗?
报案人能否撤案需结合案件性质与诉讼阶段综合判断。
1. 自诉案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侮辱、诽谤、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有权与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诉。
此类案件以个人权益为核心,报案人作为自诉人享有处分权,撤案申请通常会被准许。
2. 治安案件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损毁财物等情节较轻的案件,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履行后,经公安机关同意可撤案。
3. 公诉案件
涉及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报案人无权单方撤案。此类案件中,犯罪行为侵害的不仅是个人权益,更是公共利益,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由公安机关、检察院决定。
即使报案人与嫌疑人达成和解,当公安机关认为犯罪事实成立且需追责,仍会继续侦查。
4. 例外情形
案件存在法定撤案条件,如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犯罪嫌疑人死亡、证据不足等,公安机关可依职权撤案,无需报案人申请。
撤案需要什么流程
撤案流程因案件类型与诉讼阶段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均需遵循法定程序。
自诉案件撤案流程
自诉人向法院提交书面撤案申请,明确撤案意愿及理由,如双方已和解、证据不足等。
法院对申请进行审查,确认撤案是否自愿、合法,是否损害国家或第三方利益。
符合条件的,法院作出准许撤案裁定,案件终止;不符合条件的,裁定驳回。
治安案件撤案流程
双方就赔偿、道歉等事项协商一致,签订书面调解协议。
向公安机关提交撤案申请,附调解协议、赔偿凭证等材料。
公安机关核实调解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确认无其他违法行为。
审查通过后,公安机关作出终止案件调查决定,案件终结。
公诉案件撤案流程
公安机关发现案件存在法定撤案情形(无犯罪事实、情节轻微不构罪、追诉时效已过等),制作《撤销案件报告书》,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撤案批准后,立即释放被羁押的嫌疑人,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返还扣押财物。
三日内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辩护律师,保障知情权。
将撤案决定书、审查报告等材料归档,完成案件终结程序。
特殊情形处理
撤案后发现新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公安机关可重新立案。原以证据不足撤案的盗窃案,后通过监控录像锁定嫌疑人,公安机关可依法重启侦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