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赡养老人,老人或其亲属可向当地街道或居委会(村委会)投诉举报。这些机构会组织调解,协商赡养问题。若协商无果,可选择司法途径,申请法律援助诉讼。首选基层社区组织投诉调解。
一、不赡养老人去哪个部门投诉举报
不赡养老人,受害人即老人或其亲属可以向当地的街道或者居委会进行投诉举报。这些机构通常会组织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尝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解决赡养问题。
1.如果协商无果,老人或其亲属可以选择走司法途径,申请法律援助以免费进行诉讼。
2.在此过程中,法院仍会以调解为主,力求和谐解决家庭纠纷。
因此,面对不赡养老人的情况,首选是通过基层社区组织进行投诉和调解。
二、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爱法社提醒,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典》中。
1.《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明确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一规定明确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2.《民法典》还规定了赡养扶助的主要内容,即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子女应在经济上、生活上、精神上对父母进行全方位的照顾。
(1)赡养义务不仅适用于婚生子女与父母之间,还适用于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
(2)对于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行为,法律赋予了受赡养人通过诉讼解决的权利,并可能对情节恶劣者追究刑事责任。
三、赡养费的标准及给付内容是什么?
赡养费的标准及给付内容,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确定。
1.在计算赡养费时,首先需考虑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
(1)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则视为无力提供赡养费。
(2)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则超出部分需按一定比例(如二个子女以内按50%,三个子女以上按40%)计算赡养费。
2.在给付内容上,赡养费涵盖了老年人基本赡养费、生病治疗费用、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住房费用以及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和保险金费用等六个方面。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老年人在经济、生活、医疗、住房及精神层面的全面保障,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0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