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指定监护人员一般没有继承权。监护人职责是保护被监护人权益,不得擅自处理其财产,这一职责定位表明监护人存在目的非获取个人利益。
一、村委会指定监护人员有继承权吗
村委会指定监护人员没有继承权。
1.监护人的主要职责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外,监护人不得擅自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2.监护人需要依法履行监护职责,这些职责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在极端情况下,人民法院还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监护人并不具备继承被监护人财产的权利。
二、指定监护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爱法社提醒,关于指定监护人的法律规定,主要见于《民法典》的相关条款。
1.第二十九条规定了被监护人的父母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2.第三十条则允许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协议确定监护人,但需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3.第三十一条则详细阐述了监护争议解决程序,包括对监护人确定有争议时的指定程序、指定监护人的原则以及临时监护人的设置等。
《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指定程序,明确了由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近亲属担任监护人的顺序,以及在近亲属无法担任或存在争议时的指定程序。
三、如何申请并确定指定监护人
申请并确定指定监护人的程序主要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进行。
1.当对监护人的确定存在争议时,首先应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
(1)如果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2)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2.在申请指定监护人时,申请人需要提交相关证据和材料,以证明其具备担任监护人的资格和条件。
3.人民法院在受理申请后,将依法进行审查,并根据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和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值得注意的是,指定监护人后,监护人应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如果监护人擅自变更或未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在申请并确定指定监护人时,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被监护人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0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