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小区外墙脱落、围墙倒塌等物件致损事件频发,责任认定成为司法实践中的焦点。下面小编通过解析外墙脱落与围墙倒塌的典型案例,梳理责任认定的核心逻辑,为公众提供法律指引。
小区外墙脱落砸伤人责任谁来承担?
小区外墙脱落致人损害的责任认定需分阶段、分主体综合判断,核心依据为《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
外墙脱落发生在保修期内,建设单位需承担首要责任。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外墙防渗漏工程保修期不得低于五年,其他部位保修期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约定。
建设单位能证明脱落系第三方破坏,则可向实际侵权人追偿。
超过保修期后,责任主体需区分外墙性质:
1. 共有部分外墙
小区有物业公司,其作为管理人需承担责任。物业公司需按《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每季度至少巡查一次外墙,发现裂缝、空鼓等隐患后应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并组织维修。
2. 专有部分外墙
脱落部分对应特定业主的专有区域,且业主存在私自改建、拆除承重结构等行为,则业主需担责。
外墙脱落系因地震、台风等不可抗力导致,且物业公司已提前发布预警并采取防护措施(如加固围挡),则可免责。
但若不可抗力仅是诱因,而物业公司未及时清理已松动的墙体,仍需承担部分责任。
围墙倒塌砸伤人责任认定?
围墙倒塌致损的责任认定需结合多方面综合判断,核心依据为《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二条。
围墙存在设计缺陷或施工缺陷,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需承担连带责任。
围墙已过保修期,但物业公司未履行管理职责(未定期检查、未清理排水沟导致积水侵蚀基础),则需担责。
物业公司能证明已将管理职责委托给业委会,且业委会未履行监督义务,则业委会需承担补充责任。
倒塌系因第三方破坏(车辆撞击、人为推倒),则由破坏者担责。
受害人存在过错(翻越围墙、在围墙下堆放杂物),则可减轻责任方赔偿比例。
倒塌系多方原因共同导致,需按过错比例划分责任。
因建设单位使用劣质材料、物业公司未及时维修、业主私自改建排水管三重原因倒塌,法院可能判决建设单位承担50%责任、物业公司承担30%责任、业主承担20%责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17632.html